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处长吴爱华在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表示,产学合作的核心是把来自企业的场景知识和来自学校的学科知识集合到学生的课程中,合作将围绕四方面展开:首先是把企业最新技术引入到学校,在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讲课和开设讲座的同时,进行学校的课程改造;其次是通过企业对教师的培训,把新技术传播到校园折射率;第三是让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第三是通过企业组织各种竞赛金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显然,能否打造中国的;卓越工程师;,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一环。正如中国工程院2010年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越来越多的重大工程项目已走向世界一流水平,宏大的工程规模为中国工程科技人员的成长提供千载难逢的机遇。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综合处处长刘培俊依然对《商务周刊》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是教改的一个方向,也是中国在职业教育和技能人才培养上的基本模式。;
兔年春节刚过,;民工荒;再度袭击中国制造业。除了珠三角和长三角,连四川、重庆、安徽等传统劳务输出大省也被卷入。而在中国制造业人才金字塔的上端,工程师的缺失情况其实更为严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在参加排名的55个国家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仅位列第48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国家竞争力蓝皮书》也承认,中国的人力资本构成指数值仅是美国的1/12,日本的1/10解剖显微镜,这说明中国人力资源总量虽大,但拥有技能人才、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比例很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物镜。
;尽管两种教育模式有一些不同相差,但在人才培养的常规内容和标准制定上依然有不少共同点。我们尤其看好德国在技术人才培养上采取的双元制,其核心是学徒制,本质是企业招聘新员工,然后放到学校去,一般模式是员工三天在企业工作,两天在学校学习。我们将努力把这些国外经验与本土需求相融合。;刘培俊说平场复消色差。
在他看来,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工程教育强调与企业的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很有帮助。而中国的人才培养模式基于学校,这种教育体制也有其优势,比如随着工业化发展,企业对于生产线工人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的教学模式可以为此集中培养和训练相应的人才。
由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的先后公布,2011年被看作;教改元年;,推进中国的工程教育改革自然也是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中国教育部在此领域的最新举动,是2月16日与西门子(中国)正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西门子承诺把其在工业界最新的技术带到教育领域,将自己独具特色的工程师培养机制、员工培训体系、认证体系和企业文化带进中国校园。
;由此,学生既学到了最新的产业知识,又通过竞赛增强了能力,并且在实践中了解到企业文化,到毕业的时候就已经对企业有所了解,很容易适应工作岗位。;吴爱华说,;我们将大力推动与企业的合作,特别是在工程教育领域。;
在让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的未来工程师也需要;走出去;
但与此前学生主要是到企业参观和短期实习不同的是荧光装置,目前中国的工程教育改革把企业放到了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位置。根据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企业要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全国已经有61所试点高校进入首批计划显微镜鉴定,设定了280多个专业点,从工科生中选拔真正的;工程生;。国家多部委还将联合择优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让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未来10年内,我国10%的工科本科生、约每年10万人,以及50%的工科研究生、约每年6万人选配,都将成为这项计划的培养对象。
这意味着,在让企业;走进来;的同时,中国工程教育改革还将更加强调学生;走出去;。2009年,中国90%的本科院校开设有工科专业,工科本科、研究生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30.4%。但重论文、轻设计、缺实践显微图像,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工程教育的严重;弊病;。2005年麦肯锡那份引起轩然大波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就曾指出这种丰富中存在短缺的悖论。
|